Searching...
Sep 26, 2018

腎不好的人,睡覺時會有4種表現,若占1個以上,提醒你要養腎了!




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一個人,兩顆腎臟,缺一不可。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及分泌器官,相當於人體的“篩檢程式”,負責過濾尿液、清潔血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會損傷腎臟,如熬夜、勞累、抽煙、喝酒等等,很多人一提到腎不好,就會想到腰痛。    


  
但根據科學的依據來判斷,腎的好壞和腰疼不疼關係還真不大,像一些實質性的腎病,以腰疼為首要表現的並不多見。所以,腎的好壞,不單單依靠腰疼不疼來判斷,可以結合身體其他部位一起觀察。 

腎不好的人,睡覺時會有這4種表現,若占一個,都要抓緊養腎了! 

表現一、夜尿次數頻繁 

  
夜尿次數增多,是早期腎功能下降的表現,如果排除了患有前列腺增生,在睡前也沒有喝很多水,但是卻出現夜尿增多,一晚上總是起來上廁所,次數超過四次以上,還總是憋不住尿,就需要警惕是腎功能異常所致了。 




表現二、尿液出現異常 


尿液異常有三點,一是出現泡沫尿:泡沫尿證明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多,尿液中有很多白色絮狀物,或是尿液很混濁,這是腎功能異常的表現;二是尿液異味嚴重,比如急進型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腎衰前期、尿毒癥前期等等,都會出現排尿很黃,異味很大的現象;三是尿液顏色異常,出現肉眼可見血尿,多見於腎結核、腎腫瘤、腎結石等疾病。 



表現三、入睡困難 

  
腎病患者常會伴有失眠等症狀,引起腎病患者失眠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從西醫角度來看,腎性貧血、皮膚瘙癢、以及腎病引發的焦慮等皆可影響睡眠品質,造成失眠;從中醫角度來看,慢性腎病患者多由於身體虛弱,或著腎陰虧虛,導致陽不入陰繼而引發失眠。 




表現四、手腳冰冷 


腎臟的健康與身體是密切相關的,腎好身體自然也好,人的腿部和腳部佈滿著很多經絡,而足少陰腎經,簡稱腎經,就分佈在腳部。所以說,當自己腎氣充足的時候,手腳會得到相應的滋養,溫熱而厚實,但如果自己腎功能出現異常,手腳會出現冰冷的感覺,尤其在睡覺時,更會蜷縮在被子裡。 


男人睡前想養腎,吃三種家常菜,喝三種養腎水,做好兩個小動作,腎會慢慢變好! 


三種家常菜: 

1、捲心菜 


捲心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能夠清除身體裡面的有害自由基,從而緩解了腎臟的負擔。 




2、香菜 

  
香菜特殊的香氣讓不少人又愛又恨,香菜作為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調味料,卻可以很好的為腎臟排毒。 

香菜煮水可以幫助清理腎臟。將香菜洗淨切小塊,用清水煮沸10分鐘,冷卻後過濾到一個乾淨的瓶子裡,存放在冰箱中,每天喝一杯即可。 




3、西蘭花 

  
西蘭花是一種深綠色蔬菜,除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葉綠素、β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素以外,還含有吲哚和硫氰酸鹽等有利成分,這些營養物質都有助於剷除體內毒素,減少腎臟的擔負。 

西蘭花最簡略的吃法是水煮後加上胡椒和食鹽,注意食鹽要少放,避免給腎臟增加負擔。
  



三種養腎水: 

1、龍鬚玉竹茶水 

配方:取龍鬚、玉竹、玫瑰花、蒲公英四種小植物搭配製成茶包,每日取3~5g沖泡即可。 

  
龍鬚 又稱為玉米須,具有利尿、利膽、降糖、降壓等作用,常用於慢性腎炎的治療,能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等。 

玉竹 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可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 


蒲公英清熱解毒,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幫助減少腎結石的產生。 

玫瑰花 性溫,調和茶性,增加茶水口感。
四者搭配,可以很好的護腎排毒。



2、蒲公英根紅茶水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小植物,又稱“尿床草”,利尿作用十分明顯,能增加排尿量,對男性前列腺炎及尿道炎,對女性膀胱炎、尿路感染等具有一定好處。 

蒲公英根性寒,因此,最好將蒲公英根發酵製成蒲公英根紅茶,可以減少寒性。 




3、桑葚水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經”,黑色是養腎的,所以,桑葚也是養腎的一種食物。 

桑葚色黑而紫,極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的功效。經常吃桑葚能夠強烈激發性功能,增強性欲,女性也可提高生殖能力。 

平時可以將桑葚泡在水中,再加入適量冰糖,飲用即可。 



做好兩個小動作,腎會慢慢變好: 

一、揉小腿內側 

  
在中醫看來,小腿的正後方是膀胱經,而內後方是腎經,膀胱和腎都是互相表裡的,同樣重要。因此想要養腎,平時可以揉一揉小腿的內側。 

方法:用手反復的揉搓小腿內側,每只腳揉捏時間在5~10分鐘,揉到微微發熱即可。 




二、搓腳心 


我們人體的腳部是腎經的聚集點,而腳心還有個叫湧泉穴的穴位,是補腎益精的重要穴位。 

經常按揉可強身健體、防止早衰,腎不好的人經常按,可以促進排泄,增強腎功能,睡前按30-50次,還可以幫助睡眠。 












 
私隐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