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Jun 12, 2019

7種水果是腎臟「最愛」!腎不好的人,請多吃,男女都管用



7種水果是腎臟「最愛」!腎不好的人,請多吃,男女都管用
飲食調理對慢性腎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合理飲食可以緩解症狀,促進腎病的康復,而飲食不當則可能加重腎損害,導致腎病惡化。得了腎病,吃喝問題到底有什麼講究呢?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腎臟對於我們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很多人平時忽略了對於腎臟的保養,導致腎臟出現一係列問題,那麼我平時該如何保養腎臟呢?  


其實,在我們日常吃的水果中就有不少可以「保養」腎臟的水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1.蘋果 

我們都知道蘋果中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這其中就包括了可以保護腎臟功能的抗炎化合物和抗氧化劑,此外,蘋果的果膠顯著的可以隨著時間降低腎損害的風險。 




2.葡萄 

很多人吃葡萄都習慣不吃皮,其實葡萄皮對於我們腎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在葡萄的表皮中,含有一種叫白藜蘆醇的抗炎化合物,這種物質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腎臟免受損害。 



3.檸檬水 

檸檬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每天喝一杯檸檬水可以幫助我們排出毒素,降低腎臟的壓力,改善腎臟功能。 

  

4.蔓越莓 

蔓越莓是一種我們平時很少吃的水果,但蔓越莓也是一種可以幫助保持腎臟健康的水果,蔓越莓不僅可以預防尿路感染,還可以幫助身體沖洗過量的尿酸。 



5.西瓜 

西瓜是我們夏天最為常見的水果之一,它也是我們身體的天然解毒劑。因為西瓜含有高水分和礦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也清除多餘的液體,進而提高腎功能和整體健康。 




6.桑葚 

桑葚味甘、酸,性寒。能滋補肝腎、補血養顏、生津止渴。可用於肝腎陰虧、腰膝酸軟、目暗耳鳴、關節不利、津虧血少、口渴煩熱、腸燥便秘等症。 



7.黑棗 

據研究發現,紅棗注重補血,但是黑棗注重補腎,中醫有記載,黑棗味甘澀,性寒,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其中以含維生素C和鈣質、鐵質最多,有補益脾胃,養腎陰血的功效。想要養腎的MM可以多吃一點黑棗。 




腎臟疾病常見的跡象 


排尿出現血液 

腎臟如果出現問題,很有可能伴有尿血的癥狀。如果平日裏你發現自己的尿液出現血液,最好立即就醫,以查明出血的原因。 

  
下肢眼皮水腫 

很多人一覺醒來會發現自己眼皮或下半身出現水腫的癥狀,這也是因為腎臟除了問題導致的,因為體內多餘的液體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導致身體出現水腫。 


  

尿液出現泡沫 

平時,在我們上則所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尿液呈現泡沫狀,也有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因為泡沫狀尿液的出現,說明尿液中含大量的蛋白質。 



腎不好的人不能吃的水果! 

香蕉含有較多的鈉 

肉香甜滑的香蕉,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E可以保護血管壁的彈性。其富含的可溶性纖維素,又有助於人體排便,非常適合便秘人群食用。同時,香蕉含有較多的鉀和鎂,鉀元素有利於降低血壓及防止肌肉痙攣,鎂元素則具有消除疲勞、緩解緊張的功效。 


但是,香蕉中還含有較多的鈉,而腎臟病人本需要適當控制鈉鹽的攝入。通常來說,腎臟病人出現尿少、高血壓、明顯水腫任何一種症狀時,都應該少吃鹽;輕度水腫和高血壓者鹽攝入量嚴格控制在2-3克/天;高度水腫者需要忌鹽。腎臟不好的人吃香蕉等於吃鈉鹽,尤其吃太多香蕉導致過量的鈉進入體內,不能及時排出,可以引起腎臟病人水腫,可能加重病情。由此可見,香蕉雖然營養豐富,但是腎臟病患者要慎食。 



腎病患者少吃富鉀蔬果 

得了腎病,吃什麼喝什麼十分重要!因為凡入口食物都需要經過腎臟的處理,一不小心就會加重腎臟負擔。腎病患者如果尿量正常,無尿少或腎功能衰竭,可以正常使用蔬菜和水果。但是,尿量少的患者,特別是每日尿量低於500毫升時應該減少攝入蔬果,有選擇性地食用低鉀的蔬果。 慢性腎衰患者因尿量減少可出現高血鉀症,再吃高鉀飲食無疑是雪上加霜,影響心臟功能,可以導致心跳驟停,危及生命。預防高血鉀症,應根據自己的血鉀濃度和腎衰程度適當減少富鉀食物,建議吃含鉀少的食品。 



專家提醒,血肌酐高的腎炎患者要限制鉀的攝入,很多常見蔬菜和水果都是富含鉀的食物,尤其新鮮果汁含鉀更高,所以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最好不要喝果汁。 

含鉀高的水果有:香蕉、橘子、柳丁、芒果、棗、香瓜、蕃石榴、枇杷、桃子、柳丁、硬柿、釋迦、龍眼等; 


含鉀高的蔬菜有:冬菇、紫菜、馬鈴薯、黃豆芽、藕、菠菜、韭菜、芹菜、菜花、絲瓜、苦瓜、鮮蘑菇等。 



像蘋果、葡萄、鴨梨、西瓜、大白菜、洋蔥、西葫蘆、南瓜、茄子等蔬果含鉀量較低。 


小九在此支招,富鉀食材可以通過冰箱冷凍、用水浸泡或烹飪時棄湯汁等方法來減少鉀的含量。比如蔬菜切成下片以沸水燙後撈起,再炒或涼拌以減少鉀的含量。食物煮熟後,鉀會流失湯汁中,故勿喝湯汁。







 
私隐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