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是息肉的一種,指的是我們腸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兩種。多發生在中年以後,大約有25%~80%的發生率。
臨床上,息肉既可單獨出現,也可成千上百的聚合。多數息肉是無害的。但是一查到腺瘤性息肉,就要格外引起注意,是癌前病變的一種,與大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有80%~95%的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息肉演變而來。
家族性結腸腺瘤性息肉已經被公認為遺傳性結腸癌的一種癌前疾病,可惡變為癌症,也有人稱其為癌過渡階段,如果不及時診斷適時治療,多數患者最終將發生癌變。
此外,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對身體的危害性雖然小些,但隨著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帶來一係列臨床癥狀,如長期便血、腹瀉、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一般情況下,發現有腸息肉,應儘早切除,以免帶來一些其他疾病,甚至於惡化成大腸癌。
一般來講,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
在這階段,通過腸鏡進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即使息肉部分癌變,如果癌細胞尚處於大腸內最表淺的一層(即黏膜層),也可以在內鏡下切除,達到治癒的目的。
因此,一旦發現,還是謹遵醫囑,小心久拖會拖成大病。
不過說到底,人們還是最懼怕腸息肉所帶來的不良後果—腸癌。
腸癌發生前身體會伴有4種異常
異常1: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是腸癌的一個重要信號, 平時要多加留意。
當便便變細或稀爛時,就很可能不正常了。因為正常的直腸和肛門,它必須要有一定的直徑,所以大便排出來比較粗。
相反,突然間變細或稀爛,就有可能腸道長有腫瘤,壓迫到了便便。
異常1: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是腸癌的一個重要信號, 平時要多加留意。
當便便變細或稀爛時,就很可能不正常了。因為正常的直腸和肛門,它必須要有一定的直徑,所以大便排出來比較粗。
相反,突然間變細或稀爛,就有可能腸道長有腫瘤,壓迫到了便便。
異常2:腹痛
多數腸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部不適等表現,尤其進食後,疼痛異常加重,還可能伴有間歇性腹瀉或便秘。
一般情況下,右半結腸癌疼痛 常反射至臍上部;左半結腸癌疼痛 常反射至臍下部。
異常3:排便改變
腸癌會導致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如腹瀉、便秘,或二者互相交替;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排便時可能腹部絞痛,便後緩解。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但如果你超過4~5次,就一定要小心了。
異常4:放屁次數增多
如果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肪的攝入量太多時,超出了小腸消化吸收的範圍,進入大腸這個「發酵罐」中,過多的營養物質就會導致菌群失調,大量合成胺類物質,胺即致癌物。
腸息肉患者要做好5點
腸息肉患者,平日裏做好這5點,腸道健康,癌症不來擾!
第一點:戒掉煙酒癮
第二點:多食膳食纖維
第三點:運動增加腸蠕動
腸息肉患者,平日裏做好這5點,腸道健康,癌症不來擾!
第一點:戒掉煙酒癮
第二點:多食膳食纖維
第三點:運動增加腸蠕動
第四點:少宵夜刺激
第五點:重視腸鏡檢查
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隔兩三年,做一次腸鏡。
溫馨提示:體重過於肥胖者;經常性腹瀉,且連續3個月以上的人;經常吃高脂、高熱量食物、生活不規律、吸煙嗜酒、熬夜、情緒不穩定的人,更要重視腸鏡檢查。
趕緊看看這份體檢報告!300多萬人體檢都有這8種健康問題,現在就預防!
脂肪沒那麼可怕!世界權威期刊《柳葉刀》糾偏:適當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
马上点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