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Apr 13, 2022

摳手指、愛打人?原來寶寶正在經歷「手的敏感期」

 
 
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腦 
 
而與口的敏感期後期重疊的就是手的敏感期。在這段時期,孩子會經歷從剛一出生時緊握的小拳頭,到逐漸能抓握床欄、用手指摳,甚至打人,再到能用食指和拇指捏起小餅乾等一係列變化,而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預示著大腦發育的進程,都意味著孩子正在構建自己內在的世界。 


沒錯,手是聰明的人類的工具。耳熟能詳的「心靈手巧」一詞就已說明手與腦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大腦的發育可以使手的動作得到發展;反之,靈巧的雙手也能刺激大腦的進一步發展。一個在成長早期就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後勢必會擁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和一個聰慧的頭腦。
 
 

用手來思考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這麼說,兒童是用手來思考的,而手的自由使用不僅表達了兒童的思維,也表達了兒童思考的過程,然而,人為地阻止兒童手的活動,很可能就會阻止了兒童的思考。這些皆由孩子的天性使然——由兒童的年齡和不同階段的敏感性而決定。




簡單地說,此時的孩子正在驗證手的能力。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唯一能使用的「工具」就是口。後來,又是偉大的「口」喚醒了「沉睡」的手,當孩子第一次把手伸進嘴裡的時候,感覺的中心也從口轉移到了手相信那時那刻的他們一定有一種開天闢地的感覺。 
 
 

用手來探險感受世界

當手的敏感期一步步朝孩子走來時,他們又經歷著一個抓的過程,從一把抓、三指抓到二指抓,並體驗「哦,原來手是可以抓、拿東西的」。這時的孩子急切地用手感受事物,見方的就捏,見到圓的就按,見到線就拽,見到扁的就扔,這使他們所感受的事物範圍擴大了許多。再後來,對於稍大點兒的孩子來說,用手抓拿物品儼然已成為一件再普通再容易不過的行為,而對這個充滿好奇心的探險者來說,整個屋子就是一個沒有被探索的新大陸,把手是轉動的,門是可以被打開的,抽屜是往外拉的,垃圾箱是可以倒空的,在他們看來,走得到的一切地方、夠得著一切東西都是不錯的遊戲。所以說,在孩子手的敏感期,我們實在沒有意義去做讓幾個月大的孩子遠離玩弄手指、讓兩歲多的孩子不去感受泥和水的特質這樣的蠢事,因為那樣只會破壞孩子的建構程式,給孩子的認知造成混亂。 



 
 
用手來協調大腦與身體

事實上,每一個健康的孩子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用自己的雙手反覆探索並體驗外界世界的本能,抓水也好,抓沙也罷,拍打也罷,這都是孩子與環境的真實連接。他們正在試圖通過自己雙手的探索來協調大腦和身體之間的關係,發現外在的世界並構建屬於自己的內在世界,而這正是每一個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認知過程。 



 
但是,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依然還是會看到一些不會用手,或者不會拿筷子,不會按鍵,不會用手指夾圍棋子,不會縫鈕扣,不會拴繩索的人,這往往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發育的階段,手被束縛了,手的能力沒有被釋放出來。所以說,每一位家長在養育孩子之初就該認識到:手是兒童最好的感知工具,手的活動絕非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幼兒有目標探索世界的行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這樣孩子在他們的世界裡才會真正地鮮活起來。
 
 

寶寶手部發育歷程

新生兒:小手呈握拳狀,許多動作出自本能的反射行為,會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物品,此時的抓握反射是最強的。

1~3個月:手掌大部分時間半開著,小手慢慢從被動抓握髮展到有意識地主動抓握。

3個月左右:開始玩自己的小手。




4~6個月:隨著視力的發育,抓握時比前一階段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動張開小手抓住物體。不過,多數寶寶仍無法靈活運用手指。

7~9個月:能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住物體,拿到後,還會換手取另一樣東西。

9個月:左右時,能手腦並用地將積木放入盒子,再從盒子中取出。




10~12個月: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物品已相當熟練;

12個月:有些寶寶能五指並用地握筆塗鴉,或是翻書本。

13~18個月:可以模仿劃橫道和豎道,能用積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個月:小手更為靈活,喜歡玩橡皮泥;手眼協調能力更強,能熟練玩串珠等遊戲。

25~30個月:能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能模仿畫畫。




31~36個月: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填色;能將紙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 

  
 
原來打人是敏感期的表現?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打人」也是其成長階段敏感期的一種正常表現。通常,寶寶9個月左右時,手部的功能分化會有一個突然的發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這時的「打人」行為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這種行為會讓他們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這就好比我們學會了某種技能,很願意去使用它一樣。關於孩子為什麼會有「打人」這種行為,我們可以做如下理解:可能是為了吸引家長或老師的注意力,讓家長或老師給予更多的關愛;也可能是想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我不想讓他玩我的玩具」「我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也有可能是寶寶的情緒太過興奮而無法控製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當寶寶過了1歲,他在語言發育方面的發展,會出現能夠發出「噠噠噠」的,類似「打」的發音這麼一個階段,而且手部也會隨之做出相應的拍打動作,這是寶寶語言發育的一個必經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給予了錯誤的引導,甚至是強化了這個動作,反而會變相地鼓勵寶寶這種打人的行為。所以,作為家長或老師,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寶寶的「打人」行為視為一種「暴力」傾向,更不能因此而給寶寶貼上「打人」的標籤。其實,很多孩子所謂的「打」只是拍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打」,這是他們自我意識的一種反應。


想想看,在你面前,只是一個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的孩子,當他根本無法用語言正確傳遞自己的真實想法時,只能本能地通過「打」這種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明就裡的家長或老師往往把這種行為看成是帶有攻擊意味的「打」。殊不知,家長或老師在沒有讀懂孩子內心的情況下,又沒能給予真誠的理解關懷,這只能讓孩子更加感覺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關懷。




這麼看來,作為家長或老師,一定要善於觀察孩子,引導他們把真實的想法表述出來,有的時候,一句簡單的「寶寶,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或是「你有自己的想法,對嗎?」往往就能架起溝通的橋樑。當然,家長或老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畢竟好榜樣才能養育出真正的好孩子。







 
私隐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