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期爆發的“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疫情是“全球最大起”,也是這類細菌首次通過食物傳播。
GBS感染病例今年上半年突然激增,新加坡衛生部7月證實其中一些病例與食用生魚片有關。
至今為止,在今年,新加坡已出現360起GBS感染病例,其中約150起,與吃下由淡水魚烹調的中式生魚料理有關。
反觀,過去4年,新加坡每年平均只有150起GBS感染病例。
新加坡《星期日時報》報道,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顧問醫生許勵揚透露,近日因ST283而爆發的GBS感染病例,相信是“全球最大起”。
許醫生補充,隨著國家環境局禁止業者在生魚料理中使用淡水魚,GBS感染病例預料將下跌。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昨天宣佈,即日起無限期禁止所有零售食肆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
此外,小販攤位、食閣、咖啡店以及自助餐供應商,也得立即停售生魚料理,直到確保食材處理符合當局規定。
餐館可繼續售賣鹹水魚生魚料理,但須確保原料從養殖、捕獲、運送、儲藏到烹飪前處理等各階段,都符合當局規定。
吃刺身壽司注意衛生
食用刺身、壽司也要小心,這類鹹水魚生魚料理可能含有寄生蟲。
他透露,最普遍存在於鹹水魚中的寄生蟲,分別是“絛蟲”(tapeworm)和“胃尖線蟲”(anisakis)。
絛蟲可在人類的腸道內生長至數公尺長,它的部分生命週期是在鹹水魚體內度過,因此吃下生魚,意味著有被感染的機會。
胃尖線蟲則是日本刺身愛好者中,最常見的寄生蟲。被胃尖線蟲感染的人,症狀類似於胃潰瘍。
許勵揚醫生說,人們只要冷凍生魚,就可殺死寄生蟲。人們在家中也應妥善處理食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你可能想看的
七个行动让你明年少缴点税 ! 善用2015年的最后几周 !
2016万众期待,手机跑马日历,送给您,要好好收藏喔!
2016 马来西亚官方 学校假期表 终于出炉啦!
马上点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