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Mar 3, 2021

呼吸科主任:這5個症狀是肺癌早期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全球癌症患者人數在急速增加,而癌症患者中85%是肺癌。 

肺癌在我國發病率、死亡率均位於第一,而且死亡率還在以每年4.45%的速度上升。 

資料顯示,近十幾年來,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的人數都在增加,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將有100萬人口死於肺癌。  



提起肺癌,人們都會談之色變,尤其是老煙槍們,突然 間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抽了那麼多年煙,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患上肺癌。 

的確,細胞在癌變,我們無法感知,這種擔憂突然某一天就來臨,讓不少朋友憂心忡忡。  



肺癌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但遺憾的是,不少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或者雖然出現了一些症狀,但患者卻並沒有重視,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呼吸科主任給我們介紹肺癌的早期症狀。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頻繁出現咳嗽而且咳嗽現象持續時間很長,尤其是痰帶血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引起注意。
有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早期會出現連續咳嗽且非常頻繁。 



另外,腫瘤如果生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可能會引起刺激性咳嗽。 

所謂“刺激性嗆咳”,就好似氣道裡嗆入一粒米飯,身體做出應激反應導致咳嗽不受控製。 

支氣管粘膜上長出小腫瘤,人體也會像氣管中嗆了一粒米飯一樣想把它排出來。 





2、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主要是腫瘤壓迫喉返神經造成。 

控製左側發音功能的喉返神經由頸部下行至胸部,繞過心髒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從而支配發音器官的左側。 



因而,若腫瘤侵及縱膈左側,使喉返神經受到壓迫,聲嘶便產生了,但卻無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狀。  


3、胸部脹痛 

胸悶、呼吸困難是各類型肺癌中比較常見的症狀,腫瘤導致大氣道通氣受阻,肺葉得不到換氣血液得不到氧氣,就會造成胸悶和呼吸困難。 



早期肺癌胸痛較輕,主要表現為悶痛、隱痛,部位不一定。
如脹痛持續發生則說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腫塊 

在患者剛剛患有肺癌的時候,腫瘤腫塊我們是可以摸到的,如果有腫塊的發生,患者就需要注意了。 



癌細胞惡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體表或深部觸摸 到。
腫瘤轉移到淋巴結,可導致淋巴結腫大,某些表淺淋巴結,如頸部淋巴結和腋窩淋巴容易觸摸到。 

  
5、男性乳房肥大、粗壯指 

男性肺癌患者約10%—20%會出現乳腺肥大,多數為雙側肥大,且出現時間比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狀早一年左右。 



所以,如果你是男性,在排除肥胖的情況下,發現自己乳房突然變大同時手指變粗如鼓槌,就要警惕肺癌鱗狀細胞癌。 

特別提醒:目前有大量證據表明,肺癌有家族遺傳性,而且和吸煙緊密相關。 

所以,凡是經常大量吸煙的人,或者家裡出現過肺癌患者的人,不管有沒有上述症狀,最好都去醫院詳細檢查! 



長期吸煙的人、或者是工作生活中經常接觸瀝青、煤焦油等刺激性氣味物質較多的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要定期去檢查肺部,看看有無惡變。

因為這些人得肺癌的概率要遠高於一般人。 
  

煙毒剋星一一魚腥草 

吸煙是認識最早的、跟癌症明確有關的因素,煙霧產生的苯並芘最為危險,此外,煙草燃燒還會釋放100多種有機物,這些物質都可誘發癌症。 



如果你明知吸煙的危害但就是戒不了煙,那麼你至少可以為自己的健康做一件事:多喝魚腥草茶。 

魚腥草是特別適合煙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熱,解煙毒。每天取一點來泡水喝,能減輕抽煙對你的損害,預防慢性咽炎、氣管炎甚至肺癌。 

中醫認為,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膀胱、大腸經。 



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消癰,利尿消腫通淋的作用。 

主治肺熱喘咳,肺癰吐膿,喉蛾,熱痢,瘧疾,水腫,癰腫瘡毒,熱淋,濕疹,脫肛等病症。 

尤其是保肺的作用,堪稱首功。 



治療肺炎:對於治療肺炎,很多醫生都喜歡用魚腥草,並稱魚腥草是治療肺炎的“三板斧”。 

一般可以用魚腥草30克,橘梗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次30毫升,每日3~4次。 

治療肺膿瘍:肺部如果發生癰瘍,就會導致咳吐膿血。 

而魚腥草具有很好的排膿作用,又是保肺的良藥,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在治療肺膿瘍時,魚腥草的使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 


目前魚腥草已經得到很多的網友認證,秋季養肺季節,不妨給家人送去一些! 

吃不慣新鮮魚腥草的人,或者是沒有鮮品,可以直接選擇這款魚腥草茶。 


魚腥草在製成飲片前經過了一係列炮製,包括去雜質、曬乾等一係列程序,衛生條件已經達標了,不必再用水洗。 




不少藥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類成分,水洗會讓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於水而流失,導致藥效降低,影響治病效果。 


因此選擇已經是粉末的黃芪粉就很好地避免了這一情況,充分保證營養的不流失。







 
私隐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