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
別人的一個過錯就斤斤計較,別人的一次失誤就緊抓不放。
糾纏到最後,不僅令他人心生不悅,自己也過得心力交瘁。
我曾任職的公司,就有這樣一位同事。
她給其他同事發訊息,對方因為漏讀忘了回覆,即使對方已經解釋過,她依然不依不饒地追問、質疑。
外賣小哥給她送餐,湯水撒了一點到外包裝上,她便憤憤地在電話里大喊大叫,揚言要給對方差評。
她總是怨氣很重,凡事只想到自己,從不體諒他人。
結果不僅搞得自己心情很差,同事們也漸漸開始遠離她。
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輕易指責別人,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
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首先弄髒的也是自己的手。
人生海海,難免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人和事。
若是遇到不順之事就一味地責備埋怨,到頭來只會把關係弄僵、把問題弄亂,苦了別人也累了自己。
真正聰明的人,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用最溫和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不抱怨、不慍怒。
體諒,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處世的哲學。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村莊裡住著王、李兩戶人家。
王家總是爭吵不斷,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弄得人盡皆知;
而李家卻其樂融融,家中常常傳出朗朗笑聲。
一日,老王又被家庭內戰吵得頭暈腦脹,就跑到老李家問:「你們家為什麼從來不吵架,總是那麼開心呢?」
老李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
老王不解,正準備出門,恰巧見到老李的媳婦急急忙忙走進門來,不慎摔了一跤。
婆婆正在拖地,見狀立馬放下手中的活,扶起兒媳婦心疼地說:「抱歉,是我把地擦得太濕了。」
老李也趕來,自責地說:「是我不好,忘記告訴你母親正在拖地。」
媳婦急忙解釋說:「不,是我自己沒注意,走路走的太急了。」
老王見到這一幕,明白了老李的話。
其實,不論家人還是朋友之間,最怕為了無關痛癢的對錯爭執不休。
如果想從人生中得到快樂,就不能只想自己,還要為他人著想。
懂得體諒他人難處的人,往往心寬似海,更能體會風平浪靜的美好。
恰如將玫瑰贈與他人,首先聞到花香的也是自己。
卸下別人的錯,也是解脫自己的心。
學會理解、看開、放下,日子也會過得更加輕鬆坦然。
生活是公正的,只有當你以一顆寬大而柔軟的心對待別人,才會得到命運的饋贈。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心有容量,人必體諒。
生活有苦有樂,多一點諒解,就會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抱怨,就會多一點福氣。
生活是一面回音壁,你怎樣待它,它便怎樣回饋你。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亦是如此,怨過恨過,不如一笑而過;爭過鬧過,不如淡然放過,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是成全,也是善待自己。
往後餘生,願你把心放寬,不抱怨、不糾結、少計較、多體諒,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活出熱氣騰騰的樣子。
马上点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