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Dec 21, 2022

堅持不吃晚飯的人,最後會是怎麼樣?除了變瘦,還有4個結局等著!

  
追求長壽是永恆的主題,中國人也由此發展出許多養生之道,
比如「過午不食」。過午不食能長壽?他們各有各的理由。

支持者說:我老爹今年96歲,一直不吃晚飯,身體各項指標全合格! 


反對者表示不服:隔壁一個女人40歲左右,原來比較胖,最近兩年她堅持不吃晚飯,瘦了許多,很苗條了,有一天被別人撞到,一跤摔結果全身好幾處骨折!!! 

  

看來關於「吃不吃晚飯」確實有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對一些愛養生的人。 

一、不吃晚飯,對身體好嗎? 

在美國心臟協會(AHA)的年會上,公布了一項關於「夜間飲食」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夜間攝入熱量占每日攝入熱量比例較高的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有關調查,對象是112名平均年齡在33歲的女性,受試者通過手機或電腦記錄自己的飲食,分別吃了多少、吃了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吃的。




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受試者在下午六點後吃晚飯,而在下午六點後攝入更多熱量的女性,心臟健康狀況通常比較差,晚上攝入熱量佔全天的比例越多,心臟健康程度就會相應下降,她們可能體重指數(BMI)更高、血壓更高、長期血糖控制情況更差。 

  

其他研究也顯示出相似的結果。 

加州Pennington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Leanne M. Redman教授團隊在《細胞》子刊《CellMetabolism》上發表了研究成果,
在長達兩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證實,限制熱量攝入可以減少系統性的氧化應激,而這跟衰老息息相關。 



 
Redman教授表示,限制熱量攝入能降低基礎代謝, 
如果代謝物會加速衰老,那麼就有希望減少衰老的相關慢性病風險,從而延長壽命。
 
 

二、少吃 ≠ 不吃,長期不吃晚飯危害不小 

上面的兩項研究結果都顯示「減少晚飯熱量攝入」對健康有利,
不過,研究同樣強調了一點:少吃並不等於不吃!

無論是哪項研究,都是在保證最基礎的飲食上進行的,
如果機體本身無法「支撐下去」,又談何對抗疾病和衰老呢?




如果長期完全不吃晚飯,不僅對減肥沒有作用,對身體也有很多不利。

1.低血糖症,影響大腦功能 

有些人明明很餓,卻仍然堅持不吃晚飯,這會使人出現頭暈眼花、四肢發抖、心慌心悸、體力不支、面色蒼白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嘔吐、出冷汗。


完全不吃晚飯就睡覺,人體處於飢餓狀態,容易發生低血糖。
要知道,大腦細胞只能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當人長時間低血糖,就會導致大腦細胞失去養分供給,造成缺氧。當大腦細胞缺氧狀態達到六小時以上時,就會形成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影響大腦功能。 



尤其是在睡眠階段,大腦需要進行記憶處理並休息,對低血糖更加敏感。 

  

2.影響睡眠 

晚上不吃晚飯,人就容易餓得心慌乏力,導致入睡困難,長期如此可引起失眠症。即使好不容易睡著了,也容易因為飢餓等原因在夜裡醒來,影響白天的生活和工作。
 
 

3.降低抵抗力 

經常不吃晚飯會導致人體的各個器官缺乏營養供給,引起營養不良,比如缺乏蛋白質、缺鈣等。

器官受到損傷後就容易降低抵抗力,就比如開頭中的骨折案例,就是營養缺乏引起的骨質疏鬆癥狀。 


  


4.腸胃疾病 

當胃裡長期沒有可以消化的食物,胃酸就會傷害到胃黏膜,從而導致腸胃疾病或胃部不適,患胃炎、胃潰瘍的風險增加。 

   

三、這麼吃晚飯剛剛好,很健康 

晚飯不能不吃,但也不能隨便吃,怎樣吃晚飯才能更健康?
這裡小九總結了幾個關鍵點,給大家參考。

 
什麼時候吃? 

晚飯要吃得早一些,理想情況是在睡前三小時就吃完晚飯,
這樣腸胃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各個器官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時用餐時間還要規律,一日三餐都要平衡好。
 
 



要吃多少? 

「寧留三分飢,不要十分飽」,腸胃雖然怕餓,但也怕過飽。正常情況下,晚飯吃七分飽就足夠了,如果是正在減肥或是晚飯吃得太晚,可以嘗試五分飽。


合理的早、中、晚飯攝入的能量供給比例為
30%、40%、30%,晚飯要比午飯吃得簡單一些。 

  

吃些什麼? 

晚飯要多素少葷,不宜過於油膩,可以選擇吃魚、雞胸肉、
蝦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攝入的蔬菜要多於肉類,這樣能減輕消化器官的負擔,

同時要注意粗細搭配,晚飯不要吃過多粗糧,以免脹氣,粗糧比例可以控制在1/2~1/3之間,既能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又可以減輕機體壓力。
 
 



細嚼慢咽! 

晚飯要細嚼慢咽,有助於營養吸收和食物消化,還能增加飽腹感,控制進食量,保護牙齒,穩定血糖。 

吃晚飯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進食不宜過快。

 








 
私隐权政策